截至19日晚间,A股五大上市保险公司部披露今年1-10月原保险保费收入。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前10月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0858.66亿元,同比增长8.78%。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民政部、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老龄协会共同主办的“新时代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高端研讨会”11月19日在北京召开。人社部养老保险司副巡视员李德宏介绍,从企业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情况来看,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均呈稳步增长态势,制度运行整体平稳。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近日,人保寿险在公司成立14周年之际召开表彰大会,表彰为公司做出突出贡献的团队和个人。人保集团党委委员、副总裁、人保寿险董事长肖建友出席表彰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人保寿险党委书记、总裁傅安平号召全系统以奋斗者为榜样,推进公司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预定利率4.025%的年金产品可谓从年初火到年尾,如今营销人员高喊抓紧“上车”,另一边监管部门却紧急提醒防范利差损风险。近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监管部门通过约谈13家中小险企的总精算师,对年金产品进一步展开窗口指导。有业内人士表示,险企总精算师更明白高利率产品背后可能隐藏的风险,监管通过窗口指导提醒防控风险。而高利率年金产品销售不止的背后,也暴露出保险业资产负债错配的难题。
监管部门在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建设的同时,对消费投诉情况的处理也在加大通报力度。11月13日,银保监会消保局发布《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关于2019年前三季度保险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其中,涉嫌违法违规投诉案件同比增长68.02%。
“第十七届财经年会”于2019年11月12日-13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原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出席并演讲。
继今年2月摸底人身险公司注册地及经营地情况后,近期银保监会再次在业内展开调研。11月11日,北京商报记者独家获悉,银保监会人身险部向18家人身险公司下发《关于人身险公司住所和经营场所情况的调研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有业内人士分析,二次摸底险企注册地和实际经营地意在进一步核实情况,有利于加强银保监会的后续监管,有利于险企注册地或实际经营地监管机构进行有效监管。
记者从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获悉,今年前10个月,28家保险资产管理机构注册债权投资计划和股权投资计划共184只,合计注册规模3358.5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754.04亿元增长22%。其中,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108只,注册规模2417.70亿元;不动产债权投资计划73只,注册规模888.86亿元;股权投资计划3只,注册规模52亿元。同期,5家保险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共注册5只保险私募基金,合计注册规模1050亿元。
一季度车险曾打破四年盈利周期、跌落财险业承保利润率头把交椅,但二、三季度却一扫阴霾,重现盈利。北京商报记者从业内获悉,前三季度车险承保利润大增,增幅超3倍。不过,在新车销量放缓的背景下,车险市场发展似乎遇到了“天花板”,保费微增的局面恐难改变。
瑞士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日前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网站发布公告称,营运资金拟从3650万美元大幅增至1.865亿美元。该增资方案尚待银保监会批准。此前,德国通用再保险上海分公司9月底发布公告称,德国通用再保险股份公司决定向上海分公司增加2000万美元注册资本。此外,汉诺威再保险、法国再保险均已表示对中国分公司增资。
当前,中国人寿正在开展“书信写初心,国寿载使命”主题书信征集活动。透过系统一封封情真意切、生动真实的书信,我们得以用与众不同的微观视角,回顾过往70年来作为中国保险事业探索者、开拓者的中国人寿,那段创业维艰的峥嵘岁月以及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
首份单个类金融机构监管文件正式“出炉”,10月31日,银保监会官网披露的信息显示,为规范商业保理企业经营行为,银保监会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强商业保理企业监督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为商业保理企业经营行为划出清理存量,严控增量;风险资产不得超过净资产的10倍;建立分级监管和专职监管员制度等“红线”。在分析人士看来,该文件通过“开正门、堵偏门”的方式,对合规商业保理正本清源,既严厉打击扰乱市场行为的“劣币”机构,也为合规保理机构的正常经营发展提供优良的市场环境。